道家养生: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

33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3621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养生,是每个人都该重视的事儿。就像古诗里说的“人生寄一世,奄忽若飘尘”,还有张紫阳讲的“昨日街头犹走马,今朝棺内已眠尸”,咱乡下人也有俗语“今日相逢哈哈笑,不知明日谁送谁”。这都提醒咱们,生命短暂,得好好珍惜。人到中老年,事业往往到了一定高度,不管是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是文学家、艺术家、工商实业家等,如果能健健康康多活个十年、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,那对自己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民族以及历史文化的贡献可就大多了。历史上好多英雄豪杰、天才人物,要么少年就夭折了,要么没到老年就去世了,中断了事业前途和历史成就,实在让人惋惜。可很多人总是病了才找医生,平常却不注重养生,要是能在平时就多讲究养生之道,练练养生功夫,一辈子都没病痛折磨,还能延年益寿、善终天年,那才是最好的。

 

从古到今,国内国外,讲养生之道最厉害、最透彻又最深奥广博的,那得数道家。道家提出独一无二的“道”,涵盖了百家的要点,可以说是唯道主义哲学派。道家养生学重视本体、秘诀方法、功夫修炼和实际验证。它的理论和方法全面,大的方面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奇妙境界,小的方面能实现养生延年的目的,可不能简单把它当成普通的“寿命学”,不然就显得太俗气了。新寿命学可不只是单纯锻炼身体、延长自然寿命、获得健康长寿这么简单。关键是从心性开始修炼,提升人生境界,净化心灵,保全先天真性,让生命变得神圣、神奇,让生命的光辉能和天地、日月一样长久,与宇宙一起永恒更新!这就是老子说的“死而不亡者寿”,丹经里讲的“命而自造者化”,《易经》说的“穷理、尽性、以至于命”。我在《道海玄微》这本书里,主张在“穷理”前面加上“明道”两个字,这样才更全面、更深刻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总之就是要性命融合,两者都修炼到极致,才能和天地为伴、与道合一,达到超凡入圣的最高人生境界。

 

道家养生学其实是主静的哲学,它的秘诀方法和功夫完全符合科学原理,不管是辅助性的“动功养生法”,还是主要的“静功养生法”都是这样。动功注重身体锻炼,静功注重精神修炼,都是以生理学和寿命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,没有迷信和宗教色彩。因为道家把“神仙境界”当作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,很多人觉得荒诞,其实这就是早期道家说的“真人境界”,就像儒家把“圣人境界”、佛家把“佛陀境界”当作人生修养最高境界是一个意思。道家的修炼功夫是从做人开始,从心性和道德修养起步,不只是为了延长寿命、获得神通、追求长生不老。所以张紫阳写诗说“顶后有光犹是幻,云生足下未为仙”。只有净化自己的心性,让生命变得神圣,像天地一样宽广,才能登上“真人境界”这个人生最高巅峰。不然,就算活了很长时间,也只是个不死的蠢物,哪能谈得上超凡入圣、成为真人呢。道家在“寿命学”方面的研究、发展和成就非常突出,远远超过儒家、佛家以及现代西方的养生家、医学家、科学家。所以道家有句豪言壮语叫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自己的生死自己掌控,天命也拿我没办法。

 

道家养生学不光在理论上条理清晰、分析透彻,在功夫修炼的层次程序上也严谨详细,一步一步很有条理。仔细研究它的内容,有经验的人就知道它既符合大道本体,又符合科学原理。科学精神最看重方法、条理和实证,道家养生功夫在方法上很严密,条理很周详,实证很精确,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,大大小小的细节都没遗漏。只是以前的丹经典籍,大多道理高深、说法玄奥,还常用隐晦的比喻词语,隐藏关键内容。不仅口诀不传授,典籍也不愿意公开让人研究,导致道家学术的要点不被人了解,实在可惜。

 

道家初期养生的关键,是重视“精气神”的修炼和保养,把精气神当作人生生命的三大要素。所以特别注重保精、保气、保神,固精、固气、固神,除了保精固精,还有不漏精的诀窍,以及养精、养气、养神。中老年人身体有损耗、精力衰退,就更要注重补精、补气、补神。通过保养、巩固、补充,让精气神完整。恢复到未损耗前的童真状态,然后再进一步修炼“天人合一”“神人合一”的“真人功夫”,期望超越生死界限,领悟生死大道。后面这部分比较玄妙,难以猜测,前面的命功修炼,就是任何科学家和医学家也不能否认。所以道家古代的圣人把精气神当作修炼生命的重要元素,把修炼气脉当作方法,让气血旺盛、流通顺畅,精气神充足饱满,就算到了百岁,身体状态也和儿童一样,这就是“返老还童”的证明。

 

不过道家对精气神的修炼,不看重“后天精气神”,而是重视“先天精气神”。后天的是普通的精、气、神,是初期入门的方法途径,先天的则是元精、元气、元神,是从初期有收获进入中期,再向上修炼到最高境界的关键。在这三者中,炼精是开始,炼气是核心,炼神是收尾。尤其要以先天为主导后天,修炼后天来完善先天,把先天后天融合,精气神合而为一,精化为气、气化为神、神化为虚,自然生长变化,与天地同化,一切顺其自然,这是最重要的秘诀。

 

道家养生学术实际上以丹鼎派炼丹为主。丹家虽然派别很多,各有传承,但上乘的要点有一个“共同方法”。如果对这个“共同方法”的实际范围进行分析、归纳、整理,可以总结为:一个大总原则,两个大纲领,六个大条目,五个修养步骤,都以“大道”为关键,以清、虚、静、定四个字为修炼口诀。以心性为根本,以精气神为作用;以乾坤为根本,以坎离为作用;以阴阳为根本,以采补运化为作用。不管多少门派,都离不开这些。不同的只是入手方法。老子说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这就是“人天合一”“人道合一”的总修炼方法,修炼人与天相互感应、人与神相互感应,也是依据这个道理和法则。修炼入手就是以“清其心”“虚其心”“静其心”“定其心”这四句话为丹家的核心方法。所以我常说道家炼丹的学问就是心学。心清了就一尘不染、清醒明智;心虚了就内心空灵、没有杂念;心静了就心无杂念、能敏锐感知;心定了就外界干扰都消失、内心平静。在这种无物、无欲、无念、无心、无人、无我、无天、无地的混沌无极境界里,就会自然不断变化、生生不息。

 

道家养生在行、住、坐、卧四种功法里,以坐功为主,睡功为辅,行功和站功不太受重视。丹经里大多只传授坐丹法,不传授睡丹法,只有《道海玄微》这本书汇集了睡功的精华并传授出来,因为睡功对中老年人养生很有好处。现在再说说丹家各门派的“共同方法”。那个大总原则是什么呢?就是炼养阴阳,双修性命,超凡入圣,以乾坤为关键。两个大纲领是什么呢?一个是性功,一个是命功。从理论上讲,性功属于圣学,命功就是现在说的寿命学;从功夫上讲,一个是圣功,一个是命功。前一个纲领包括心学、性学、心功、性功以及道德修养,这都属于内圣功夫。后一个纲领包括生命外在身体的锻炼和内在精气神的锻炼。前者是养形、炼形、换形方面的,像导引、按摩以及各种动功都属于这一类。后者就是万卷丹经里各门派的众多丹诀,不用多说。在这两个大纲领下,演变成六个大条目。六个大条目是什么呢?一是养心、炼心,二是养性、炼性,这属于性功方面,也是圣功方面。三是炼精化气,四是炼气化神,这属于命功方面。五是炼神还虚,六是炼虚合道。这属于神化方面。而这六个方面,都是以炼养心性为基础,从始至终贯穿其中,才能达到“超凡入圣”的最终目标。所以我常说圣贤修养是道家修炼“真人境界”的基础功夫。道家功夫从炼心入道开始,也以炼心了道结束,始终都离不开这一点,这非常重要。道家重视“性命双修”,期望“性命双圆”“性命双了”,是想让一个人的生命不只是平凡地出生、平凡地死去,而是能在天地间有所建树。所以又有“超凡入圣,超圣入神,超神入化,与化为徒,与道合一”这五个修养步骤。这种“圣功神化”的修养,是要让我们摆脱肉体生命的束缚,让精神生命变得神奇,希望能和天地一样宽广,和日月一样明亮,和宇宙一样长久,超越生死和时空,获得长生永存,这就是道家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,也是道家在“圣人境界”之上,进一步向最高境界修炼“形神俱妙”的“真人境界”,也就是神仙境界。因为有这样的人生最高境界追求,所以道家修炼生命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,是次要的不是根本的。如果只把它当成一种预防疾病、延缓衰老、强身健体、安享天年的养生学或者单纯的寿命术,那就太普通、太渺小了。所以我最近在《道家养生学概要》之后,又写了《道海玄微》这本书,倡导新道学,提倡圣功神化,主张儒家在超凡入圣、达到圣人境界后,还应该继续修炼,期望超圣入神,实现“人神合一”。佛家在明心见性、成佛之后,也还有很多事要做,应该从性开始修炼、从佛开始修炼,期望超越佛,与道合一。并且为三家制定“心法”,作为修道的规范,让三家中的人都能提升人生境界,都能“长生久视”“死而不亡”,与宇宙本体合一,进入先天地境界,也就是超宇宙境界。

 

总之,道家丹经很多,养生方法门派也不少,古代有“道法三千六百门”的说法。但只要能把握上面说的大总原则、两个大纲领、六个大条目、四字口诀以及五个修养步骤,作为辨别正邪、深入探究玄妙、选择修炼功夫的标准,就不会出错。我没什么学问,只是分享一点愚见,如果有不对的地方,还请大家多多指教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